近年来,营口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发挥党对物流业发展的领导、组织和保障作用,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融互促,物流产业规模与发展质量提升迅速,营口市先后被国家评选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和国家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试点城市。
一、物流行业基本情况
截止2021年底,全市注册物流企业4826家,其中:运输企业2895家,占比59.9%;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企业1229家占比25.4%;装卸搬运和仓储企业446家,占比9.2%;邮政快递、配送企业256家,占比5.3%。在2895家运输企业中,道路运输企业2748家,占比94.9%;水上运输企业108家,占比3.7%;铁路运输企业21家,占比0.72%;航空运输企业地15家,占比0.5%;管道运输企业3家,占比0.1%。
从企业性质分析:国有企业约占2.33%;民营企业约占63.69%;股份制企业约占11.46%。从企业注册资金规模看: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企业1467家,100-300万元企业1357家,300-500万元企业258家,500-800万元企业946家,800-1000万元企业36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694家。
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84.5亿元,同比增长7.8%;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4.8亿元,同比增长2.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9.2%,占GDP比重8.9%。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货运企业发展良好
截止2022年3月末,我市共有载货汽车83383万余台,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12585余户。其中危险品运输企业173家,危货运输车辆6214台(不含挂车);企业专用运输企业1363家,集装箱车辆28973台;普通货物运输业户12077家,车辆43240台。国内沿海普通货船运输企业6户。现有在航营运普通货船13艘(运力规模共计79734载重吨),航运运力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6艘船舶,提高17%。网络货运平台已达8家,注册车辆48989台,注册从业人员27631人;平台产生总货运量3463万吨,总单数量839775个,位列全省第一。已逐渐形成道路货运,水运及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运输类别、多渠道快速发展的局面。
(一)尝试新型运输组织模式
从2012年起,交通运输部、省交通厅针对货运行业开展了多种新型运输方式的试点工作。营口地区的公路运输以集装箱车辆运输模式为主,运输通道基本上是依托营口鲅鱼圈港辐射东北三省,开展多式联运有一定的基础保障。2012年营口宏通物流有限公司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2014年为了加快物流运输建设,辽宁省交通厅确定了营口宏通物流有限公司等26家物流企业为全省重点物流企业。2017年营口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无车承运试点企业(网络货运平台)。通过多种新型运输组织的发展,货运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为进一步加快我市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深度挖掘我市现有航运企业和船东的运力发展潜力
为确保我市船舶运力规模总体稳定,我局积极为我市航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通过努力,我市去年新增水运企业1户,当年引进普通货运船舶2艘,增加1万载重吨。去年下半年,营口安邦船务新建2艘及光租1艘普通货运船舶陆续上线运营,使我市全年的船舶运力规模的下滑形势得到缓解趋缓。去年8月,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营口至潍坊陆海大通道航线恢复运营。“潍营”轮通过光租方式正式成为我市航运企业的营运船舶。
三、党的领导发挥作用
(一)高起点谋局
在行业管理方面,局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把物流行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调度,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要工作、督办重点任务。
(二)高效能推进
1.优化机构设置。2021年4月23日,原市物流与旅游产业建设发展中心部分人员和职能划转到市交通事务中心。2021年10月,我局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对营口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市一级物流综合协调机构的工作职责,完善了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联动、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
2.压实工作责任。我局起草了《营口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初步制定了《营口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计划安排表,明确了工作内容和目标要求、工作进度安排、责任主体。
(三)高质量管理
1.注重摸底调查。积极与物流企业沟通联系,跟踪全市规模以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物流企业营业收入情况,一对一走访摸排。每月总结相关企业营业收入指标完成情况,企业经营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做好情况汇总和分析工作,及时形成GDP指标跟踪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2.着力服务企业。局党组始终秉持“问题导向、落实落细”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对标先进、深度调研、组织企业座谈等,全面了解了我市现有物流企业的政策需求,坚持以“减负增效,提质升级”为核心,把减轻道路货运经营负担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开展各类惠企服务。一是进一步简化货运企业车辆年审程序。从2018年4月1日开始,营运货车已经实现“两检合一”,即“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二是大力开展无车承运(网络货运平台)试点工作。营口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辽宁中成物流有限公司、营口四海互联物流有限公司在2017年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交通运输部首批无车承运试点企业。三是不断加强完善物流行业诚信体系,积极开展物流企业信誉考核工作。四是对符合条件的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给予优惠,促进了我市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目前营口集装箱车辆的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五是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大力推进绿色交通节能减排新能源车型(即LNG货车)发展。六是积极推进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相关工作。从2019年1月1日起, 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无需申办车辆营运证,营口市区共有4929台普货营运车辆取消了车辆营运证。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减轻了部分货运物流从业者的负担,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规范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关心关爱行业从业人员的良好作用。
四、企业党建体制建立
(一)建强党建组织
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加强行业党建,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我市一些物流企业已经在行业党建方面先行一步,营口中成物流有限公司、营口汇丰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纷纷在企业内部成立党支部,通过抓党组织建设,促进企业整体发展,形成了很好的企业党建模式和经验。
(二)凝聚行业合力
今年3月疫情期间,局党组充分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辽宁沿海万通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营口汇海物流运输有限公司等一批道路运输企业响应号召,主动配合党组织统一管理,出动运输车辆有效保障医患者应急出行,较好地完成了医疗、生产、生活物资转运等民生保供任务。我市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两类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鲅鱼圈区,疫情期间为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以及复工复产提供了良好保障。营口市安泰物流疫情期间捐助了20万防疫物资。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抓党建就是促行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统筹推进和组织共建,开展党支部互帮互学,物流企业学习交流等活动,打通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构建党建引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新格局。